0571-86011706

托福写作中同学们经常提出来的几个问题

作者: 2022-07-09 16:31 来源:杭州编辑
收藏

很多同学学习非常认真,课后也经常会在微信上问我平时写作文时遇到的一些疑问。我发现有一些问题还是挺高频的,所以在这边整理一下,其他同学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疑问。

 

Q1:综合写作的时候,有些文章会感觉一开始get不到核心内容,导致漏点,这有什么小技巧么?

A1:

【阅读部分】

首先,找到阅读的总观点(一般来说都是第一段最后一句),确认这篇文章是哪种类型。

 

然后,带着总观点去找后面的分论点:

#问题解决型(问题+3个方法)

#方案假说型(现象+3个假说)

#事实判断型(statement+3个reasons)

#利弊分析型(A+A的3个好处/坏处)

 

【听力部分】

首先,总观点和分论点跟阅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多数时候都是反驳,虽然OG说可能会出现听力support或者strengthen阅读的情况,但真考的时候基本上不出现)。因此,阅读的点一定不能找错,不然后面听力也会找错;然后,阅读笔记很重要,不要觉得写作的时候阅读还会再出现,就不记笔记了;阅读笔记是为了降低听力的难度,听听力的时候要看着阅读,不要盲听,尤其是阅读中出现的一些专有名词要重视,不然可能会听不懂

 

其次,听力每个分论点下面至少两个细节,两个细节是用来支持分论点的,而且两个细节之间经常存在着逻辑关系:因果、并列、对比,有些听力文章用例子作为细节;因此,要注意逻辑信号词

 

听力的分论点比较特别,大多数出现在段首,也可能出现在段尾,或者段首+段尾 (这一段是总分总结构,段首段尾是同一个意思,但是用了同义替换),有些听力文章没有分论点(没有分论点,写作文的时候只写细节)

 

【下下策】

如果实在是不能确认到底哪些是重点,那就全记下来,反正超出字数不会扣分,宁可多写不能少写

 

Q2:今天刷了official64的题,里面有个特殊名词羽衣甘蓝Kale,假如出现这种特殊名词不会写的话是要按照拼音拼出来还是写a kind of plant比较好?

A2:

因为OG自己promise " you do not need to have academic knowledge",所以一般来说这种专有名词它都会出现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这个词(大家对听力中的这种情况应该很熟悉,其实综合写作也会有,因此大家听的时候余光要注意屏幕);如果是阅读中出现过的专有名词,听力就不再给额外的提示,所以阅读内容还是得仔细看;如果阅读中没有,听力也没给小黑板,那么一般来说这种专有名词后面听力都会有解释,类似于kale, a kind of plant....所以写它的解释就可以了

 

Q3:综合写作的写作原则上是不是阅读内容同义转换,听力内容尽量还原,还有语言上要书面化,以及有一些高档的语法、修饰和连接词?

A3:前面的都对,但是综合写作语言上不要求花里胡哨。只要语法别出错,同义替换用一用(比如阅读认为……听力认为……不要永远都是think)。

 

Q4:独立写作是“思路完美哪怕语言平平淡淡都可以得高分”,还是“思路只要不偏离主题就可以不怎么看,主要看语言”?

A4:

【托福独立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哪个更重要】

托福官方指南评分标准:

 

@Development

 

The raters will judge whether you have addressed the topic and how well your details, examples and reasons support your ideas.

 

Do not “memorize” long introductory and concluding paragraphs just to add words to your essay. Raters will not look favorably on these.

 

An effective response is typically about 300 words long. If you write fewer than 300 words, you may still receive a top score, but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shorter responses typically do not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needed to earn a score of 5.

 

@Language

 

There should be a variety of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word choice should be appropriate.

 

If your language is hard to follow, your sentences are overly simple, and your vocabulary is limited, you may score no higher than a 3 no matter how impressive your ideas may be.

 

总的来说,ETS要求你的内容展开充分,用上合适的解释、例证和细节(但是不要用长长的模板化的开头结尾段来水字数);最低要求是300个单词,但如果少于300,你还是有可能得到高分(基本上就是语言表达实在是好),只不过语言表达能到这个程度的,也不会写不到300字(而且少于300就很难保证内容展开的充分性)

 

然而,如果你的语言不行(有语法错误,句子过于简单,词汇量很小),那么即使你的理由写得再令人印象深刻(立意深远,高大上),你也不会超过3分(Raw Score: 0-5分)。毕竟,托福本质上还是个语言考试~

 

所以简单粗暴地讲:内容好让你拿基础分,语言好让你拿高分,要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去提升语言文采。

 

Q5:2.由于自己写的结构是想要参照传统结构:让步,A+, A+。但是却找不出第二个A加所以就写了:让步,B-,A+。这样有关系嘛?写的时候一直揣揣不安。

A5:这几个格式都可以的,而且如果时间不够的话,不写让步也没关系。

 

Q6:我非常非常苦恼这个句子写太长这个事情啊!主要是当时写的时候就顺着思路写下去的,然后莫名其妙就变成这么长了,后面再改又不会改;之前综合写作里面,我也会表达很冗长或者就是一个句子长长的表达不清楚,看着不native不舒服,啊啊啊怎么办!

 

A6:OG要求不要全部都是short sentences,也不要全都是long sentences,而是要长短句结合,注意文章的tempo;但是很多同学对长句子都误解,觉得我用一堆连词把几个句子合并在一起就是好的,我们写长句子必须是“几个关系密切的短句子结合”,要体现出你的语言水平,而不是用一连串连词一股脑儿合并(我们写完后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读一下)。我们可以看一下GRE阅读中的这个句子:There, the air absorbs more moisture which then condenses on a metal wall cooled by seawater, and thus distilled water for irrigating the plants collects. 这个句子其实不长,但它出现了3种不同的修饰,就可以体现出作者的语言文采。再看一下这个句子: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posthumous inflation of the roleof the hobbyist Alice Austen into that of a pioneering documentarian whiledozens of notable senior figures-- Marion Palfi whose photographs of civil-rights activities in the South served as early evidence of the need for protective legislation, to name one--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这才是真正的长难句。

 

以上几个写作问题是同学们问得比较多的,大家可以再去看看。如果有其它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给我留言。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姓名:
电话:
提交需求
  • 品牌简介
  • 项目
  • 课程中心
  • 线上课堂
  • 留学服务
  • 校区地址
您想学习哪门课程
    您的目标分数
      您的学习周期
      • 一个月
      • 三个月
      • 六个月
      • 六个月以上
      获取报价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您报价结果

      热门活动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