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听力由填空和选择两大类题型为主。而选择类中的单选题,尤其是题干或选项较长的长单选,在短时间内需辨析过滤大量信息,且信息对应面广,陷阱频发,让我们做题时常感到焦躁。很多同学在做单选题时,一个劲想去听到正确答案的“正确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漏听,而彻底放弃这道题目。其实单选题即使出现漏听,还是有一定机会选出答案。俗话说“拨开云层见月亮”,单选中的“干扰信息”和“错误信息”如同月亮外笼罩的云层,一旦被理清,便能帮助我们烘云托月般点亮答案。
我们先来看雅思听力和现实交流的一些区别。现实中的交流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一个人既是信息发送者(说话人)也是接受者(倾听方)。这两个角色在交流过程中不断交叠穿插。雅思听力的 Part 3 课业对话场景,模拟的就是这类交流。但和现实不同的是,在听力中我们其实进行的是“单向交流”,我们无法问不能说,只能听,且是作为旁听者而不是加入讨论的人。通过听他人对话,接受信息,对应选项,过滤干扰,结合题干,作出选择。虽然雅思听力遵循“所听既所得”,由于每个人对接受到的信息理解不一,在考试时也无法与现实交流那样去讨论或询问,做题时难免就会产生纠结和失分。
我们知道单选题有一个是“正确选项”,两个是“问题选项”。这两个“问题选项”的信息区间极有可能比“正确选项”要长。而且很多“问题选项”甚至比“正确选项”还要刁钻,更难辨析,甚至并不一定完全错误。在鱼目混珠的情况下,找到那颗答案宝珠有所挑战。
我们先来看3个例子。
(1) 若脱离题干,选项是成立或在原文中提及的,如 C11 T1 S3 Q21。三个选项都在录音中提及且都是都百分百符合原文信息,但一旦结合题干主语 students,即可排除最 先提及的和researchers 有关的选项B。再通过女生否定信息“weren't actually majoring in physics”排除A。最后留意男生提及的干扰信息“but they were all doing physics courses as part of their studies”,结合题干要求的“主修”,进一步排除A。
(2) 选项部分信息在原文中被提及,但另一部分缺失或和原文不符,如 C12 T6 S3 Q21。录音最 先出现James说他母亲是Danish,对应到B选项,但B选项的后半部分“对他说丹麦语”是未提及的。有同学觉得母亲是丹麦人说丹麦语理所当然,这就添加了录音中没有提到的信息,需要避免主动去补全符合逻辑关系的信息。James继续说“他们住在英国,妈妈经常说起Denmark,这让他想去丹麦”,对应到A。选项A的后半部分Denmark是提到的,但前半部分信息“he was often taken to”则没有。最后James又进一步说“we hardly ever did though”和“他妈妈总是独自去丹麦”,便可彻底排除A。
(3) 选项和题干关联,选项信息也符合原文并提及,但说话者进行了选择或反驳,如 C11 T1 S3 Q30。题干出现了“Lisa and Greg”我们就需留心这题双方都有可能提到选项信息,但需要被双方都同意的选项才可选。Lisa最 先提到C和A,接着自我做出A选项“might be better”的决定。Greg说“great”表示同意。之后男生提到干扰选项B。女生反问“what for?”,男生被驳倒说“let's just go with your idea”,所以确定选A。
通过以上3个例子,我们发现单选题有些题目“正确选项”的信息区间很短,短句甚至几个短语等,一不留神或是反应速度慢就有可能漏掉。但漏听“正确选项”也不一定意味着这道题就毫无希望,我们摆正心态,因为听到2个“问题选项”的几率甚至会高于1个“正确选项”。
大家也会发现,一些单选题在“正确选项”信息说完后,说话者会继续说1个甚至几个干扰信息,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救命稻草”信息,并马上对应到选项,也可以协助我们去推测答案。当然如果我们能捕捉到所有“问题选项”,正确答案也能自动浮现。而这就需要我们有带着“找错找茬”的思路来做题。
我们用独白单选C9 T4 S4 的31和32题目来练习。
31 What led the group to choose their topic?
A They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decline of one species.
B They were interested in the effects of city growth.
C They wanted to investigate a recent phenomenon.
看题干。提问“哪个选项让这个小组选择了他们的研究话题”?我们观察选项,发现3个选项结构雷同,都以“they”起头,所以这题选项的区分点主要集中在各选项后半部分。此外,A选项的“one species”,B选项的“effects”和C选项的“recent phenomenon”都是容易被列举、扩充或解释的信息。我们也发现A的“物种减少”和B的“城市扩张影响”也都和C的“一种现象”沾边,C好像可以囊括B和A,这给了我们一定的选择范围预测。以最 先提到的A选项为例。
找范围。说话人提出“first of all,how did we choose our topic",进入这题的信息范围。
对选项。听到“two of the group mentioned they had seen yet MORE sparrow-hawks ...”,把“sparrow-hawks”马上对应到A选项的“one species”。
找错误。我们听到的“MORE sparrow-hawks”与A选项的“decline”冲突,排除A。
C也是类似。A选项说完之后,继续听发现紧接着说“wondered why ...”说明“why”引导的这个信息是他们想知道的,想要了解或调查的。最后说话者进一步补充“we were all very engaged ...why wild animals would choose to inhabit a city garden?”再次提出“野生动物(sparrow-hawks)栖息在城市公园内”这个现象,对应到C。而B选项的“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没有提到,故不选。
我们继续看32题。
32 The exact proportion of land devoted to private gardens was confirmed by
A consulting some official documents.
B taking large-scale photos.
C discussions with town surveyors.
3个选项结构相似,都是动词/名词+修饰信息+对象。
找范围。通过“the first thing we did ...”进入选项信息。
对选项。说话者说“looking at large-scale usage maps in the town land survey office”,我们发现“使用率地图”对应A选项“documents”,“城镇土地调研办公室”对应A选项的“official”。
找错误。但是“large-scale”在原文中修饰的是“maps”而不是B选项的“photos”,排除B。继续听到“discussions with neighbors and friends ...”发现C选项的前半部分“discussions”被提到,但后半部分信息对不上,所以也排除了C。
我们在做单选题时带着与录音核实信息的思维去查找“问题选项”,有时会比单一聚焦到去找“正确信息”来的轻松。当然单选题的方法有很多,这只是一个很小但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大家可以带着这个思维,在C9 T2 S3,C10 T3 S3等单选题中试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