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游学,相信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所了解,下面杭州新航道小编给大家讲一些有关游学方面的事宜:
随着境外游市场的飞速发展,青少年暑期海外游学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消费选择。面对不断升温的市场需求,对于孩子前期的心理评估和行前准备非常重要,家长和孩子应该选择的机构一起理性规划。要想让孩子有一次圆满有意义的游学经历,必须要得到家长的充分参与和支持,在关注当前游学产品新颖性、个性化和适用度的同时,致力于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帮助中国家长与孩子深入了解中外教育与文化差异、合理应对海外游学过程中特殊心理波动与需求,进而真正实践“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的快乐学习教育理念。
了解效果:家长应正确认识自己的期望
流利的英语
期望:很多孩子不太敢开口讲英语,家长希望孩子游学之后敢讲,英语可以说得非常流利。
事实: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期望孩子短短3周内英语水平突飞猛进是不太现实的。孩子的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化非常大,我们看到一些本身在国内基础较好的孩子,个性比较外向,在国外也利用一切机会和寄宿家庭或当地的人员沟通,回国后英语在听说方面确实有跳跃性的进步。但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和海外的家庭及人员沟通较少,英语在听说方面的进步就不是很明显。但孩子们每天耳濡目染,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对其英语的总体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家长在孩子出发前,要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在海外多和当地人交流,而不是碰到任何事情都请同学老师代言。
结交新朋友
期望:能结交到一些朋友,能结交到一些国际的朋友并长期保持联络。
事实:很多学生在游学过程中会和国际学生和来自其他城市的孩子变成好朋友,家长可以建议孩子们结交笔友,这对孩子们了解其他国家和城市的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自理独立
期望:家长希望孩子游学后能变一个人,变得能够自理并且独立。
事实:自理能力包括方方面面,游学回来的孩子,在和同学相处、乘坐交通工具、行李整理、物品管理、小额现金的使用及管理、通讯工具使用、拍照片等,家长可以看到孩子非常具体的变化。但孩子回国后,家长应鼓励孩子保持好的习惯和不断尝试独立做事,并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信任,而不是家长立刻又开始包办一切。
满满的自信
期望:家长希望孩子参加游学之后,变得很自信。
事实:大部分孩子游学回来,因为旅行及开阔视野,孩子们都变得更加自信。但每个孩子个体不同,家长要看到孩子自我的成长,而不是和其他孩子的比较。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体探讨游学中的见闻,以及游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对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勇气表示赞许,而不是过于紧张,孩子会在这些点点滴滴中增强自信。
了解项目:学习、游玩和生活不可偏废
近几年,中国市场的海外游学呈现井喷态势,早在60年代就开展游学业务,如今已成为中国海外游学市场中坚力量。据游学调查显示,18.2%的被调查者曾参加过海外游学,北京、上海和广东名列前茅,分别占12%、7.6%和5.4%,城市总计达25%;47.2%的人在16至24岁次参加海外游学,26.9%的人在16岁以下就参加海外游学。
市场一片叫好的同时,游学团组织却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况,一些游学团打着游学的名义却只有游没有学,有的甚至沦为购物团,市场火爆的背后反映出家长和游学组织方对于游学产品缺乏充分的了解,市场信息存在不对称的情况。海外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上课学习,它在短时间内贯穿了语言学习、参观游览、文化交流、短途旅游等内容,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和特点,“在游学课程设计中,学习、游览和生活是三个重要元素。” 除了关注机构运营历史和市场口碑,家长在选择时可以从课程设置中游和学的比例、当地接待运营团队以及随队师资经验等多方面考量性。
海外游学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冲突,独自外出需要具备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也是一重考验,同时,家长希望孩子通过游学能学到东西玩得开心,这也需要游学安排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多年关注青少年海外游学课题的一位博士表示,充分了解海外游学项目,设定好准确的目标,提前做好准备,可以消除孩子在游学新环境中的紧张感,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了解孩子:合理评估个性 避免年龄一刀切
是否每个孩子都适合海外游学呢?不可否认,海外游学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和人生体验,但对于个体的孩子来说,还是不能一概而论,将年龄一刀切,家长更不应该以攀比或是应付的心态,将孩子塞进某个出国团一塞了事,要在充分了解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来做出选择。建议,一般从几个方面去评估孩子是否适合出国游学,比如开放度,好奇心强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国外的环境;独立能力是否强;过去是否有和父母分离的经历体验,都可以作为评估因素。
什么年龄适合游学也是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年龄一刀切并不科学,有些孩子个性沉稳自理能力强,七八岁就可以参加游学,也有些大孩子缺乏生活自理习惯,在游学中反而时有摩擦和不适,所以低龄化问题更要看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否达到了一个高度,和家庭平时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孩子报名时也要考量一下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和行为表现,并不建议孩子过早游学。同时,每个游学团都有专门的随团老师对孩子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在独自生活的环境中学会自理和相互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目的地的选择也对游学体验起非常大的影响,从多年的海外游学运作经验来看,一般建议游学选择文化差异度小的国家作为起点,如澳大利亚大自然环境更适合低龄孩子,美国文化更加包容,寄宿家庭非常友好。同时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英国的文化传统底蕴深厚,公共交通发达,更适合能够独立出行文化探索欲强的大孩子。
了解自我:成为孩子的情绪管理模范
在游学过程中,家长往往是最焦虑却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一环。由于中国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次出国往往也可能是次离开父母和亲人独自生活,因此,除了孩子可能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外,父母也面临着分离焦虑的考验,要让孩子有时间去体会和独立思考,获得成长。家长要了解让孩子游学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让孩子出去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愿望,也不要奢望孩子3周游学归来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重要的是学会情绪管理,在孩子离家后,家长要拥有自己的生活内容和重心,对孩子的需求程度不要大于孩子对于父母的需求,管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给孩子树立情绪管理的榜样。同时,要充分相信孩子,正面地引导孩子看待和处理游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妨可以把一些小困难小摩擦看作挫折教育的机会,放手让孩子成长。”
比起出发后无用的焦虑,家长不妨在行前帮助孩子更好的准备,比如进行语言能力的储备,学会基本用餐词汇,机场标识等用语;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学习生活自理;了解国外的生活原则,比如公交车上的照顾专座,洗澡的时间控制;学会和同学的相处,如何解决冲突,学会忍让等等,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在海外的适应期,生活问题解决了,才能学有成效,才能有更高的收获。
孩子游学前:做好准备 |
· 和孩子一起做游学任务清单:希望实现哪些目的,哪些地方要,不是购物清单呀; · 和孩子一起参加行前说明会:提前认识同团的孩子,认识新朋友; · 和孩子一起做游学国家功略:游学目的地的文化习惯和历史文化等; · 现在开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包括手机使用、相机使用、充电器使用、洗澡、洗头、整理行李; · 鼓励孩子记游学日记和记帐:花了哪些钱、做了什么; · 和孩子达成处理问题的一致:在海外碰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和程序; · 保持积极、开放和探索心态:家长越开放越积极,孩子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 为自己安排好三周活动规划:孩子去游学,自己也享受一个假期。 |
孩子游学中:相信孩子 |
· 拥有自己的生活内容、生活目标和重心; · 对孩子的需求程度不要大于孩子对父母的需求; · 管理好自己与孩子分离期间的焦虑; · 给孩子树立情绪管理的榜样; · 相信自己的孩子; · 给孩子一个与家长分离的时间和空间; · 把挫折、困难看作是游学内容的一部分; · 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习; · 拥有一颗开放的心。 |
孩子游学后:做好总结 |
· 给孩子分享的平台,分享孩子在游学中的见闻和收获; · 帮助孩子做整理、记录和纪念,如保存游学中的纪念品等; · 帮助孩子做游学总结,让孩子回味在游学中的收获; · 引导孩子拥有更开放的心胸和视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的文化的人; · 帮助孩子提高文化敏感性,发现中外生活、文化上的差异; · 意识到有一些滋养是逐渐发生作用,效果不会在短期内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