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私下问过很多留学生家长,他们在和孩子沟通中面临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和孩子说什么,找不到交流的话题。
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每次孩子打来电话后只能简单的嘘寒问暖、督促好好学习,久而久之,沟通的话题越来越少,彼此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甚至有个家长朋友和我说,每次接到孩子的电话就是因为没钱了。
如何避免和孩子无话可说的尴尬呢?我想分享一个我的例子。
我儿子在美国留学,有一次他在微博上看到我在大学讲座上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流行歌曲,他觉得很新奇,于是在电话中主动和我说:
“爸爸,你知道美国最近流行什么音乐吗?”
“什么音乐啊?”
“Lady GaGa”
“哦,我知道啊”
话毕还给儿子唱了一段。他大吃一惊。后来我们两个大老爷们儿就美国流行音乐的话题通了半个小时的越洋电话,最后儿子还说:“没想到老爸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追潮流。”
我为什么会去追潮流呢?这要得益于每天接触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学生,是他们将那些潮流元素带给了我。作为父母,虽然无法身临其境体验孩子的留学生活,但至少可以去找到孩子关心的话题。
想和孩子找到更多话题
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首先,对孩子的留学国度有基本了解,知道当地环境如何、社会风情如何,以免孩子和你兴致勃勃聊这方面时你接不上话,让他觉得“驴唇不对马嘴”,觉得你什么都不懂,以后就不说了。
其次,多了解国外文化,知道孩子所在学校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在意。
最后,经常看看孩子的网络空间,了解下他身边都有哪些朋友,通过他们的互动,你其实可以了解到孩子很多东西,比如最近在忙什么、有什么体育活动之类。
想和孩子做朋友
应该做这些事
我以前认识一位家长,她平时工作很忙,但还是报了一个周末英语口语班,当问及她是否要考职称,或者出国留学时,她说不是的,“我儿子在美国读大学,他出国后我周末也没啥事儿,就想学习英语,这样以后好和他做简单的交流沟通,毕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嘛。”
她还说起了次和儿子说英语的场景:聊到最后我和儿子说:“Dear , see you ” 儿子特别激动,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非常热情地鼓励我学英语。平时交流时也会教我如何正确发音等。
这让我想起此前看到的一个新闻,说一个留学生家庭中,女儿回国后觉得父母老土,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连吃西餐都需要现教礼仪。
这种现象其实在国内挺普遍的。作为父母,我们不是说一定要精通国外文化、英语、礼仪,但应该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和孩子有沟通的话题。否则久而久之我们和孩子就会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情感上的疏远。
沟通有技巧
别让沟通成为孩子的负担
90后、00后是非常有个性、有思想的一代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就尤为重要。
其实孩子们远在他乡,他们很容易孤独,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为孩子忠实的倾听者。
曾有一位留学生家长说,自己一个多月都联系不上孩子,非常担心。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在国外读预科,因为没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所以不敢告诉家人。签证即将到期,孩子悄悄回国办理续签手续被拒签了。后来,焦虑的孩子找到了留学顾问中心询问,这才和家长联系上了。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并非单单是孩子的原因,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孩子害怕和我们沟通?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玩失踪”,排除安全因素,不外乎就这些原因:犯了错不知道如何面对、通讯沟通出了问题、觉得和家长沟通有困难、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并理解,有收有放,不要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寻找共同语境,平等沟通,很多孩子拒绝就是觉得家长会把想法强加到他们头上。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敬佩我爱人,她和儿子是非常好的朋友关系, 儿子在美国有什么事儿都会分享,遇到了问题也会及时和妈妈沟通;而我爱人则非常耐心,在尊重他想法的基础上给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留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这条路上,有了父母的保驾护航,孩子才能早日成功留学!